4月18日至19日,长沙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课例展示研讨活动在长郡中学举行,24位长郡中学优秀教师精心准备,向来自省内外兄弟学校的两千余名同仁及专家展示了23堂精彩课例及一场课例研修讲座。本次研讨活动旨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展示全市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校际交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听课现场人山人海
长郡中学语文教研组吴剑、王颂,数学教研组赵攀峰、陈家烦、谭泽阳,英语教研组杨巍、丁良、全宏春,物理教研组瞿成建、彭小亮,化学教研组左传鹏,生物教研组胡昆、邓娟,*治教研组李素、王平发,历史教研组王强山、周宽,地理教研组刘红梅、田文新,体育教研组刘金鹏、季顺志,音乐教研组王珏、潘晶晶等11个科目的23位老师在此次活动中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展示,化学组特级教师周万明老师带来了一场课例研修讲座。
授课风采
本次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中,既有提高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的理科课堂,呼吁时代旋律、强化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文科课堂,还有充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彰显传统文化的英语课堂、尽展中华武术魅力和青春芭蕾舞姿的艺体课堂,更有融入平板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智慧课堂……每一堂课都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融入新课程理念。授课教师教学思路缜密,教学风格多样,充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互动融洽出彩。
课堂掠影
各科目在课堂展示结束后随即展开了评课议课活动。各组同仁及专家从教学设计、课程理念及学科素养等多方面对每一堂课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不仅指出了亮点,也剖析了不足。热烈的交流研讨,让老师们在深入的讨论中相互学习,在观点的碰撞中激活智慧。
火爆现场
此次课堂教学展示,不仅为长郡中学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也通过课后的研讨交流与专家点评等形式,密切了校际间的协作与共享,促进了教育同仁的共同提升,进一步推进长沙市乃至湖南省高中课堂教学改革。
相关看点:微时代下的数学课怎么上?
(非常教师网讯记者方姝阳)
学生人手一台PAD,课堂上,老师所有的教学都在PAD上完成,每完成一道题,大屏幕上便适时显示出学生的完成情况:完成时间、具体到人的对错数据......4月18日,长沙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课例展示课研究活动在长郡中学举行。数学学科展示的“生态化”的“共生、共赢、共荣”的课堂赢得了与会老师的肯定和好评。
长郡中学数学组教师赵攀峰、陈家烦、谭泽阳分别就“函数性质综合应用”“导数性质应用——函数模型构造之应用”“圆的标准方程”上了示范课。三位老师现场布置了练习,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同时,教师平板主页上同步显示了全班学生的完成数据,对于选择题,可以统计具体到人的对错数据、解题过程、完成时间等,对于解答题则可通过白板与摄像头及时反馈和交流。老师可以随时调取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批改、分析和讲解,学生上课时可进行即时抢答、点赞,也可根据提示进行修改,学生之间也可相互学习。
三堂数学课是长郡中学数学教研组申报的“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主题是《微时代背景下普高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研究》。“因为高中数学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加上现行教材的编排顺序问题,还有高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原因,一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变得害怕学数学,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基于此,寻找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就显得迫在眉睫。”课题主持人,长郡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陈峰说,传统课堂,偏向于老师的单向灌输,学生的单向接收,师生、生生之间缺乏对话、协作和交流。微时代的来临催生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学习变成一种师生、生生相互陶冶,相互对话,相互合作,情思共振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理逻辑智能和学科素养明显提高了,这也为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