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付鸿烈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勤已不再是伦敦市民的首选,一般在周末才会使用的私家车成为伦敦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伦敦城市道路的车流量飙升。
为缓解本已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伦敦市*府发布公告称,伦敦交通拥堵费将在暂停两个月后,于5月18日重新生效。
与此同时,伦敦市*府制定的超低污染区标准收费(简称ULEZ)也将重新生效。这意味着,排放效率不达标的车型在伦敦行驶一天后,车主需向伦敦市*府缴纳12.5英镑(约合.5元人民币)的排放费。近日,宝马推出的一项全新技术,可以帮车主节省这笔费用。
图源:宝马官方
日前,宝马宣布已在英国伦敦和伯明翰部分地区,启用了宝马eDriveZones功能。搭载此功能的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以通过车载GPS确定其位置。当车辆驶入征收排放费的区域时,车辆可以自动切换至纯电动模式,以避免缴纳排放费。
实际上,宝马的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宝马只需在车辆的“地理围栏”中添加被限制区域的位置信息,就能实现上述功能。
汽车地理围栏就是通过GPS汽车管理云平台,在地图上绘制出一个图形区域,安装有GPS定位器的车辆进入或者驶离该区域时,监控系统会按照事先设定的条件,触发相关处理程序。
因此,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行驶至超低污染地区时,车辆便可自动将动力模式切换为纯电动。
图源:宝马官方
据宝马透露,目前eDriveZones功能仅在英国伦敦和伯明翰两个地区使用。未来,其他地区有类似排放法规出台后,宝马也会将其添加至“地理围栏”中。
宝马成为了首个将该功能落地应用的车企,但在此前,福特汽车公司也提出过相关概念。今年7月初,福特表示,从今年秋季起,福特TourneoCustom和TransitCustom商用车都可经过改造,在量产车型中安装地理围栏模块。
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表示:“这项技术旨在确保新款插电式混动商用车在较敏感的城市地区,能够以零排放的纯电动驾驶模式运行,从而减少尾气排放。”
此外,福特还为上述车辆提供动态地理围栏系统等全新功能,帮助车辆实时适应不断变化的“零排放”应用条件(比如*策、空气质量等)。
福特表示,车主还可以自行定义“绿色区域”,让车辆在学校、公园等区域周围实现“零排放”。目前,公司已在德国科隆、西班牙巴伦西亚和英国伦敦的车队中进行了多次测试。
尾气污染是城市环保部门的长期治理难题。目前,国内虽然没有推出类似“超低污染区”的*策规定,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以及“地理围栏”技术被推向实际应用,“零排放区”或许可以成为我国部分城市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可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