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原标题:数字“新基建”构建中国“新时空”——直击二〇二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
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
测绘装备创新是地理信息采集的重要依托。图为本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期间展出的测绘无人机。本报记者孙亚慧摄
测量机器人是本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的明星展品。本报记者孙亚慧摄
相较于北方深秋的萧瑟,10月下旬的广西仍是20多摄氏度,和煦而温暖。
青秀山脚下,在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南宁市花朱槿花为设计灵感的多功能大厅,是许多与会者行至此处定会拿出手机合影留念的“网红打卡”点。在夜幕降临时,花瓣状穹顶的灯光与身后翼型建筑遥相辉映,共同浸入远处天际线的晚霞之中。这种独特的空间气氛,时空交错,像是天、地、人之间另一种独具匠心的阐释,也给正在这里举行的这场科技盛会增添了些许感性意味。
这里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现场,会场内座无虚席,一派热烈景象。作为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地理信息技术在与其他领域和技术的融合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与空间,正不断催生出新业态。
当前,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推进,为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奠定了基础。在“新基建”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社会治理将逐步迈向依托“高空地表地上地下一体、陆地海洋相连”的全空间一张图来进行。地理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深入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正为城乡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科技盛会聚焦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产品、新业态,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显得格外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