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蔡明是江苏省苏州中学的一名地理老师,从年入职,到现在已经有33年的时间了。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从80年代末开始,蔡老师便四处旅行考察,拍摄地理教学素材,从可可西里无人区到亚马逊雨林、从南极到北极。很多人曾经质疑,蔡老师怎么会这么有钱,不过蔡明老师说,自己只是把更多的收入投入到了旅行考察之中,“不去买那些几万块钱的包包就好了”。
30年去多个国家拍教学素材
蔡明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本身就是苏州中学毕业的学生,年参加工作,又回到了苏州中学任教,之间曾经也去过别的学校,年的时候又回到了苏州中学,这30多年来一直从事地理教学。
“其实去旅行考察拍摄这些素材,最初并不是完全因为教学需要,也和我个人的性格有关系。”蔡明老师说,“我本是是一个喜欢大自然的人,喜欢去外面旅行。”
80年代末的时候,蔡明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块钱,但是那个时候起,她就会利用寒暑假去北京上海等地旅行,“那个时候出门都是住在招待所,花钱也尽量节俭,回来以后,我会把自己的见闻讲给学生,后来我的旅途越来越远,最近这些年去了非洲、南美还有南北极。”
到现在为止,蔡明老师已经走遍了全国,还去过了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我也会给学生带一些纪念品,但是都不是花钱买的,而是有地理教学特点的,比如一片树叶、一块化石。”
用“地理视角”去旅行
蔡明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的旅行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并不相同,“我更多的是从地理意义上去旅行,我会挑选那些地质结构特殊、文化底蕴丰富的地点,很多时候都是绕开了热门景区。”
蔡明说,自己的很多旅行考察素材都会被用到教学之上,“例如我去北极看北极光,在零下24摄氏度的环境下拍照片,我还会去亚马逊雨林看航拍‘刀耕火种’,学生们看到我拍摄的视频都会对爱护地球、注意环境保护有更新的认识。”
在旅途中,蔡明也会遇到一些危险,在一次去可可西里考察的过程中,她等待了数个小时都没有拍到想要拍摄的素材,好在最终她看到了当地牧民的车辙,顺着车辙走了出去。
而蔡明老师自己行走世界收集素材融入到教学当中去的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她的学生的认可。“我们现在出门遇到一些有地理意义的纪念品,也都会带回来给蔡老师,同时,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也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