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明确指出,应积极对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地理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注重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和地理教学极为契合。这就需要教师对地理进行合理运用,使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解读、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高中生应学会运用地图、图表、地理事实材料、地理数据对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将阅读和运用图表、地图的初步技能掌握到。所以对学生读地图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意义极为重大。
1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地位和价值
地图和地理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相较于其他学科,地理学习既要重视研读文字,还要注重学习地图知识。据相关统计可知,在整个地理教材信息中地图信息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五。因此,不重视地图学习,使难以序号地理知识的。除此之外,地图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详细来说,首先,地图可以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地图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色彩逼真,可以形象地展示地理中抽象的知识点,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空间定位。学习地理必须可以快速地对各个区域展开空间定位,而这种定位能力只借助文字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只有借助反复读图,学生才可以在脑海中将区域轮廓形成,进而将空间定位快速实现。
2提高高中生读地图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读图环境
新形势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同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为各行各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读图环境,借助科学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图片,最终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促进自身学习水平有效提升。
以“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把其制作成思维导图,供学生浏览分析,将此部分内容的教学框架了解到,之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教学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GIF动图等形式,增强学生和图片的互动,加深对图片中涉及的地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水平有效提高。
2.2加强高中生的地图分析、推理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融合读图和析图,既可以对地图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加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处理、加工知识,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具有比较丰富的学习经历,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从而促进学生读图能力有效提高[2]。
例如,教师在讲解和分析我国人口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对人口密集的地区进行查找。同时,融合人口密度问题、地势和经济发展等问题,让学生可以融会相关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读图和析图的能力进行培养,既可以促进学生地理成绩有效提高,同时还能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2.3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
借助开展问题引导式教学,可以将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有效提高。要想有效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就必须让其学会怎样获得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将相关知识调动起来,综合、对比、分析地图信息,综合性分析地理事物变化过程、分布特征、性质规律等[3]。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需要展开问题引导式教学,教师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设置,促进学生读图能力增强,防止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为了防止学生读图中不贴近主题,教师可以设置关键问题。
以“气压带和风带”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就地图可以设计下述问题:气压带和风带的范围、位置如何?他们有何分布特征?他们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它们有何变化趋势?学生借助读图对上述问题作答,借助开展问题引导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加深对地图中信息的理解,同时准确提取出这些信息,让学生更好地加工、取舍、重组相关地理信息,相互转换图文,进而借助所学知识把现实问题有效解决,促进自身综合读图能力不断提高。
2.4掌握良好的读图技巧与习惯
地图的元素只有几种,却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地理形态表现出来,需要读图者从中将有价值的信息获得并展开分析表述。所以,学生要想把地理学好,必须将一定的读图技巧掌握到,不仅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这些技巧,同时也能使学生自己从学习经验中获得。
以三选修七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和地图相关的技巧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将每个图例所包含的具体意思了解到;然后,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初步了解比例尺概念,在脑海中从实际地理转变为地图,如此学生在看到一幅图便可以迅速转换比例尺;最后,针对山岳等高线等相关内容,教师需要把等高线密集度和颜色所包含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使学生充分掌握地图技能。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将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使其将最基本的地图分析技巧掌握到。
2.5加强动手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绘图技能
填绘地图是学生学习中动手操作的阶段,可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对学生自学教材进行训练的同时,带着问题读题和填绘地图,这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巩固极为有利,并可以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立足于为教学服务的需要进行考虑,可以运用下述几种训练形式将学生的绘图能力提高:
第一,临摹:用透明薄纸对分布图和*区图进行临摹。第二,填绘:将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区、位置、名称填绘在空白填充图上。第三:模仿课本插图自主绘制景观素描图和地理略图。第四,绘制地理图表:立足于提供的统计资料,对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进行绘制;立足于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要素,将自然环境各要素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要素间、人文环境各种事物间的地理联系图表绘制出来。第五,漫画:和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相联系创作漫画。要重视组织学生练习地理填充图册,使学生在地图上表现出学到的知识。加大督促和检查力度,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对学生迅速准确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极为有利,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教师还要积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用图像把具体问题有效解决,将良好的用图习惯养成,竭尽全力促进学生思维正确性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地图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加强学生读图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为学生展示地图、让学生看图,拉近图像和地理学习的距离,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和技能,使其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