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可以是被仰望的星星,可以是地位尊贵的比喻,也可以是一种花名……当然,它也能代表无论黑夜白天、晴天雨天,都在我们头顶上,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卫星系统。
“北斗,北斗,收到请回答,告诉我,我现在在哪,告诉我哪里可以停共享电单车。”95后和00后,习惯了透过互联网观察、欣赏这个世界。北斗对于他们来说,是“寻找共享电单车的眼睛”,是“路盲路痴的小救星”,是“类似水、电一样离不开的存在”。
9月16日至17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在长沙召开。近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对长沙年轻市民进行关于北斗的采访。年轻人们脑洞大开,希望听上去高不可攀的北斗卫星可以“走下神坛”,更进一步走近他们。未来,年轻人们期盼北斗可以帮助他们精准找到藏在巷子里的美食;可以远距离监测到等待的餐位号和奶茶;可以像宇航员在太空上看我们一样,让我们也能在头顶看到我们现在的状态。
长沙市民陈女士介绍她眼中的北斗卫星。视频截图
长沙市民李女士介绍她眼中的北斗卫星。视频截图
“觉得北斗最酷的一刻,是帮助汶川地震15勇士‘惊天一跳’”
对于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来说,“北斗”这个名字让他们联想到天上的北斗七星。在他们看来,探火工程、北斗发射、天眼等举国瞩目的大事件,名字浪漫而大气。
“今天你北斗了吗?”市民彭博每一天的工作开启就和北斗息息相关。“每天出小区后,我就要打开定位寻找共享单车。停放的时候也要依靠北斗帮我找停车区域。”
定位服务、共享单车、打车、快递查询……北斗已经广泛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而除了生活中对于北斗的广泛应用,年青一代对于北斗的了解,都来自于互联网上一则则新闻事件。
长沙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觉得北斗最酷的一刻,是在年汶川地震时,空降兵15勇士在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完成了“惊天一跳”,降落震中。“当时,他们就带有北斗系统接收机。这也是我最先了解北斗的时候。”
年汶川地震,震中映秀一度与外界音信断绝。地震20余小时后,第一支部队突破死亡线,进入映秀,借助北斗,发出百字短讯,这是震中传出的第一条消息。
在那之后,北斗巡视山河,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能监测预警,防范危险,这是最酷的”
今年22岁的戚双红平时很少在网上浏览新闻,由于他是调酒师,疫情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