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我总结了理解-拓展-做题-变题-出题五步提高法。
理解和拓展是针对知识点。理解是知识点本身,需要做到能够推演。例如热力环流形成于地表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冷热不均,诱发大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水平气压差异,诱发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也导致上升或下沉气候的降水干燥差异情况。
每个名词需要理解其含义,可以做到用自己的话解释。例如,何为热力性质差异?何为冷热不均?何为水平气压差异?首先要做到概念内涵明确。
其次,为什么热力差异会导致冷热不均,为什么冷热不均会诱发垂直运动,为什么垂直运动会导致水平气压差异,为什么水平气压差异会导致水平气流运动,水平气流怎么样运动?为什么垂直气流运动差异会导致干湿差异?诸如此类,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明确推导关系,即为对知识点的理解。
拓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一些额外的思考。例如近地面和高空气压为什么这样?它的回答可能来自大气物理学,需要你额外去钻研。那冷热不均地区气压差哪个大,需要你去证明。再比如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的绝对值,这个公式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能证明么?这种获取额外知识的思考,就是知识的拓展。
理解和拓展需要在前面所讲知识搭建的指导下完成。完成知识的搭建,如何检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呢?做题当然是一种好手段。除此之外,你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知识体系图,列出知识点;或者你去讲解给同学听。这是检查知识点掌握的最佳方法。
知识点搭建完成后,就可以做题。基础题在考察知识点,做的必要性不强,最好从中档题开始做起,增强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也如前面所讲,做题并不仅仅做题目本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