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7 22:11: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史研究理论、方法和对象从西方(主要是美国)引入我国,成为历史学新兴的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源于30年代禹贡学派及其倡导的沿革地理学,沿革地理则源于《汉书·地理志》。环境史重在研究人地互动,历史地理学重在研究人地关系,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又不尽相同。厘清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可借助中国历史地理尤其是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来深化环境史研究,实现环境史在中国的本土化;另一方面,将环境史的一些理论应用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从中国历史地理角度回应环境史提出的一些问题,皆有益于拓宽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视域。如何从历史维度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的内涵,推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是环境史在中国本土化意义之所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如能借鉴环境史的书写方式,将有助于其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发挥重要力量,延续经世致用的学科特点。环境史研究应运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史研究率先在美国兴起,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保运动的直接推动。战后,美国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自然环境变化的激烈程度和破坏程度也远远超过欧洲,由此引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