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2日下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校友讲堂”第五期在腾讯会议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题目是“年来中国历史地图编绘的成就与未来展望”,报告人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讲座主持人为复旦史地所安介生教授。来自全国各地高校院校和科研机构共余名师生等参加了本次讲座。
华林甫教授首先对“古地图”和“历史地图”进行了区分。如谭其骧先生所言:“地理之学,非图不明”,此处的“图”包含了“古地图”和“历史地图”两大学术领域。按照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观念,“古地图”是指民国以前使用传统方法绘制的地图,即古人近人绘制的舆图,属于文物或准文物;古地图研究属于文献学范畴,相当一部分成果属于古籍整理与研究,例如著名的《中国古代地图集》(三卷)等。“历史地图”是“今人”以其所在时代的当代地图为底图,依照“今人”的需要,以历史上某一年代或时期的地理状况为内容而编制的地图,因表现对象为历史时期内容,习称“历史地图”,如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等。华林甫教授强调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