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轮纹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危害症状枝干受害,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瘤状突起。在多年生的主干和枝干上,病皮严重开裂,形成粗皮病。受害果常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小点,病斑扩大后形成淡、暗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并有茶褐色粘液渗出,几天内全果腐烂。叶片受害初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灰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二、发生规律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5%或雨量达10毫米时,或连续下雨天,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最快。干旱年份或地区,病害发生轻。果园管理粗放、挂果过多、蛀食性害虫危害严重,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树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实受害,多于采收后天内表现症状,有些品种采收前即可严重发病。三、防治方法1、在冬春季节芽萌发前刮除树皮,涂50倍轮纹铲除剂或倍 9281 ,剪除枯死枝。2、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体抗病性。3、喷药防治。在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应抓紧于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下旬喷药次进行防治,掌握雨后放晴马上用药。药剂可用:保护性药剂80%大生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8000倍液,对轮纹病效果好的药剂是80%多菌灵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果实套袋。 :food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