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22 17:31:0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李佳 吕璐)“在武汉,我们每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城市天际线,这样的城市景观,和我们的城市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体现了城市什么样的精神?”3月2日上午,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武汉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走进武汉市第一中学。活动通过“线上直播”邀请到多位专家、教师共同观摩展示课,分享交流地理教学经验。展示课上,谢泉玲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通讯员吕璐 摄研讨活动中,武汉一中地理教师谢泉玲上了一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展示课。在一曲《汉阳门花园》歌声中,谢老师带着同学们欣赏了黄鹤楼、昙华林、户部巷、长江大桥等地照片,一处处熟悉的风景和藕汤、热干面等生活场景交织,师生们都会心笑起来,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武汉。谢泉玲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武汉的建筑,归纳武汉的地域特色。同学们从城市景观中梳理出了武汉的工业、商业、历史等脉络,也加深了对城市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何梦旋老师讲授“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及其变化”知识。(通讯员吕璐 摄)在讲授“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及其变化”知识时,武汉一中地理老师何梦旋请学生以学校周边的一家批发市场为研究对象,课前分组实地走访和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一节课不仅让学生形成了微观上的区域认知,加深了高中生们对城市的理解深度,更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展示课后,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武汉市教科院、武汉市第二中学、汉铁高中、武汉市第一中学的地理教师、专家对这两节课给予了评价和建议。“这两节地理课都以武汉为案例,把‘地域文化’这样的概念变得具体而亲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健表示,丰富的课堂环节设置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