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知识串讲及方法
TUhjnbcbe - 2024/10/27 16:30:00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要点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亚洲地形特点(重难点)

(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2)主要地形:中部分布着地势高峻的地形单元,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

(3)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方法技巧1

重点地图读图方法讲解——教材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①读图6.8,在中部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在四周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明确亚洲的地势特点。②找出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明确河流流向与地势特点有关。③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半岛主要有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④读图6.9,明确沿北纬30°纬线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总结亚洲地势的特点。

方法技巧2

地形特点描述

一般描述某区域地形,从地形类型复杂程度、主要地形组成类型、地势特点、地表形态、海岸线曲折情况等方面入手。

①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单一;地形以xxxx为主;平均海拔高/低;

②地势起伏大/小;地表崎岖/平坦;xx方向高,xx方向低(由xx向xx倾斜);

③海岸线平直/弯曲。

……

2、亚洲的河流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1)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这些河流最终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3)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河流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方法技巧3

在地形图中,河流流向可作为地势特点判断的依据。如亚洲的河流多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由此可判断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地理之最

误区提醒

警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要点二:复杂的气候(重难点)

亚洲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气候类型:亚洲主要有九种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温馨提示1

在世界所有的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①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亚洲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亚洲东部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④亚洲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

⑤亚洲赤道穿过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⑥亚洲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2)成因:

①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②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干湿状况悬殊。

③亚洲地形复杂多样。

(3)各地气候差异大: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面积:亚洲的9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原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东西距离最长,陆地面积广大。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除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很多地区气温年较差也较大,降水不均匀,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特征。

温馨提示2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差异: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1)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①冬季盛行偏北风,纬度较高的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纬度较低的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寒冷干燥,低温少雨。②夏季盛行偏南风,东部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南部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流温暖湿润,高温多雨。

(2)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解答

教材活动习题

教材第8~9页

1.(1)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纵列于北美洲西部,海拔在米以上;大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海拔在米以下;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东部,大部分海拔在~米。(2)北美洲地形分成东西排列的三大纵列带:西部为高峻的山地、高原,中部为宽广的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山地。(3)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为:高一低一高。2.(1)密西西比河干流大致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西部支流(如密苏里河、阿肯色河)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干流,东部支流(如俄亥俄河)由东北向西南汇入干流。(2)水往低处流。地势高低起伏决定了河流的流向;流域中地形区的分布决定了干流及其支流的流向。由图可知,河流多发源于西部或东部的山地,流向中部海拔较低的平原。

教材第12页

1.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它遍布北美洲大陆除北部、东南部、西部沿海的绝大部分地区。2.(1)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2)沿西经80°经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更多精彩内容,可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知识串讲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