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关注数以智用,提质增效2023第
TUhjnbcbe - 2024/10/3 20:47:00
<

9月22-24日,由兰州交通大学、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JournalofGeovisualizationandSpatialAnalysis以及中地数码集团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高校GIS论坛在兰州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以“数智与提质”为主题,知名院士、专家学者、行业组织、企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代表齐聚金城,围绕理论创新与前沿探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合创新与产业成长等议题进行沟通交流,共享GIS最新成果和宝贵经验,探讨我国在迎接数字化时代最重要转变的阶段时,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如何数以智用、提质增效,为数字中国建设添薪续力。

大会合影

本届论坛由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狄生奎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美国UniversityofNebraskaatOmaha地图学专家MichaelPeterson教授和武汉大学王密教授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近人线下参会,超过3.8万人次线上观看。

中国测绘学会宋超智理事长现场致辞

兰州交通大学狄生奎书记现场致辞

01

张超教授、刘经南院士

获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

在开幕式上,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为华东师范大学张超教授,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颁发了本届“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证书及奖杯,表彰他们为我国地理信息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对此,刘经南院士感言:“这是我在所有荣誉中最崇高、也最看重的一个,因为它是教育奖,作为一个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者,获此荣誉是对我巨大的鼓励。”他在大会上谈到自己这些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探索的体会:“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本质,面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我们要培养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定力和张力。定力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自己的思维冷静;此外,要真正解决问题,还要发扬张力,人类发展到最高的创造力阶段,不仅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还具备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这就是自然智能,也是张力,要让学生学会用生命的张力创造辉煌!”

刘经南院士发表获奖感言

张超教授也表示:“GIS是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很多方面,国家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要提高创新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GIS的人才培养,不断壮大我们的队伍。很高兴看到高校GIS论坛的空前盛况,看到中国GIS科研教育和产学研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勇挑重担,为GIS发展贡献力量!”

张超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历经两个多月,50多所高校参与申报的论坛奖项评选,也在23-24日的开闭幕式环节揭晓,共评选出“高校GIS创新人物”10人,“高校GIS新锐”12人,“高校GIS新秀”12人,“优秀教学成果”10项,“优秀学位论文”10篇。论坛通过奖项评选,为高校GIS领域的中坚力量与新锐力量、探索成功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前沿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高校GIS创新人物颁奖现场

02

中外院士专家齐聚

GIS前沿发展解读

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一切皆可“量化”的时代,有数据才能进行计算,今后的社会将是一个“计算型社会”。数据活动的过程必然形成一种文化,即数据文化。主旨报告阶段,王家耀院士详细解读了数据文化和我国现代GIS的创新发展,他指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测绘和大数据)事业发展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文化兴起并发展繁荣的过程。培育数据文化,增强数据文化自信,对推动数据科学、GIS及其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MichaelPeterson教授则在主旨报告中为参会者展示并对比了全球在线地图商提供的大比例尺在线地图的不同标签、特征和密度。王密教授从研发历程、体系架构、核心算法和开放平台几个方面深入介绍了珞珈三号01星(双清一号)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遥感卫星服务系统,其首创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端到端”信息服务技术体系,开创了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服务的“B2C”新模式。

主旨报告演讲嘉宾(左右滑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数以智用,提质增效2023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