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是我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瑰宝。亭的魅力在于它蕴含的历史文化涉及建筑、审美、艺术、文学等方面。我国著名的亭有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和滁州的醉翁亭等。位于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醉翁亭建于宋代庆历六年,欧阳修以自己的别号“醉翁”作为亭名,醉翁亭匾牌由苏轼所题。醉翁亭飞檐亭阁,全木卯榫结构,由十六根立柱支撑亭顶,飞檐翘角,歇山式,青瓦亭面,吻兽伏脊,南、北框门,青砖铺地,有江南园林之美。亭前的让泉,亭内的碑文、亭中的欧梅和菱溪石,突出了醉翁亭的极致和厚重。
欧阳修为官滁州太守,沉醉于滁州的山水美景,以“环滁皆山也”开篇,创作了千古绝唱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醉翁亭记》中描写的“让泉”从不干涸,“甘如醍醐,莹如玻璃”。这两眼泉水终年只有一股泉涌流淌,而另一股在等待,彼此谦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谦恭礼让”的美德、修养和礼仪。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寓意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将寓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寄托在酒里,诠释于散文中。
《醉翁亭记》以欧阳修乐观豁达的心态,包容万物的胸襟,不朽的文人风骨,被后人称道。欧阳修的志士仁人的家国情怀、天下和谐的人文精神和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深刻,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