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八大古都”的郑州,从年前商王朝在这里建立亳都开始。这里厚重的商代文明兼有“国家、城市、青铜器、文字”四个文明要素,是中华文明的典范,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见证商代文明的商都遗址是当前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
日前,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走遍长城》摄制组走进商都遗址博物院,通过展示的文物解读商代都城的文明。
牛肋骨刻辞走进博物院,巨幅环形浮雕再现了商代的历史人文;数字投影和沙盘共同呈现了郑州商代都城整体的规划布局;牛角、鹿角、纺织工具、碳化粟、小麦、黍体现了商代的农耕文明;铸铜、制陶的精湛技艺和科学的输排水系统无不展现了商代人的聪慧勤劳;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更是彰显了商王朝的辉煌文明。
黄牛角郑州商代都城以高大的夯土城垣、院落式的大型宫殿建筑,体现社会分层的城垣结构,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缩影。宫殿建筑主要分布在商代都城的内城,以“四合院”建筑为主。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将我国烧造瓷器的时间提前了多年。“兽面纹铜鼎”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器,为镇馆之宝。“牛肋骨”的发现,将甲骨文的出现年代提前至二里岗时期。此外,还有兽面纹铜钺、骨匕、骨针、陶鱼、陶埙、陶环、陶甑、陶箅等精品文物一一再现着那个时代的文明。
原始瓷尊郑州商都遗址是商代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文明文脉不断、人脉不息的实物见证,更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