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个旅行家叫李源的人,出生于康熙朝的浙江嘉兴府,他家是一户大户人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并且他父亲还特意为他从地方请了最好的私塾先生来家里专门教他,他本人也聪明好学,但是相对于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做官,他更喜欢河流山川,喜欢去各个不同的地方跑,去看哪里的水土人情。
他的父亲虽然对此极度不满,但也没有干预,只是希望他在游历完各地的风土人情之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考上举人或者进士做官,好光宗耀祖。因此在他成年之后,给他提供了一笔资金,好让他游玩之后回来安心参加考试。李源就用这笔资金去了很多地方,并且见到和交到了各地的不少朋友,他有一次去甘肃旅行,就碰到了这样一件怪事。
某天他在嘉峪关外旅行时发现有戈壁滩,这个戈壁滩非常大,其直径竟然达到了一百二十里,都是堆积的沙子,没有一寸泥土。仔细看去,只有居中一座大的山丘,名叫天生墩,旁边有戍边的士兵守着。问这些士兵,说是这里冬天积冰,夏天储水,以供给往来传递公文的驿便。
原来雍正时期,当时的大将军威信公岳钟琪征西时,怀疑这墩。来是一座土山,被飞沙所掩没,只露出它的顶。既然有山,必然有水。于是他就派一群士兵去开凿它想取水出来给大军饮用,没有想到的是只凿到了几十丈,那些在这里拿着铁锹的人都突然全部坠落达到洞下面去了。在洞上的人俯伏着听去,只能听到风声如雷的轰鸣,感到很害怕,同时报告给了岳钟琪,他也觉得不可思议,于是让人停止了挖掘,然后不久就率领大军离开了。不过那个洞现在已经坍塌,当我离开这里的时候,还能看见它遗留的遗迹。
我听说佛家有风火水土的说法。我在陕西旅行的时候碰到有个迁葬的人,他打开墓穴时,棺材已经半焦,这是他亲眼见到的,猜测大概是地火所烧灼的。我在直隶献县时还碰到过一个姓刘的,他母亲死了,合葬时打开墓穴,找不到他父亲的棺材,于是在周边追寻过去,没想到竟在七八步外,并且是倒栽在土中,这是他眼见到的。我的一个朋友也说,他的家乡有迁葬的,棺材里的骨头聚拢在一角,就像堆积柴火似的,大概是地风所吹。
我猜这些情况的引起是因为:大气运行于地中,阴气化成水,阳气则化成风、化成火。水和土同属于阴类,一气相生,所以无处不有。阳气则包藏于阴中,那微小的,闪烁动荡的气性被阴气所化解;稍壮的凝聚而成硫黄、朱砂、毒砂之类;那最盛的郁结而成风成火,所以经常聚于一地,所以我们不能处处见到它,必须要在特定的地方才可以。
数年游历后,李源回到了家乡,参加了当地的科举考取,最后只考上了举人,在地方做个了候补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