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浙江地理大讲堂第三期顺利举行
TUhjnbcbe - 2024/6/28 21:28:00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article/bjbdfyy_476077.html
<

年5月10日上午,浙江省地理学会主办的“浙江地理大讲堂”第三期通过“线下(浙江外国语学院厚德楼)+线上(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互动交流的形式如期举行。本次大讲堂邀请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环宙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高静副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国之大运--从中国大运河到浙东唐诗之路》以及《“精神力”亦是“生产力”:文化线路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的讲座,本次大讲堂由浙江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光良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朱光良副理事长介绍了浙江地理大讲堂开办的缘由,以及本次大讲堂的主要内容和主讲嘉宾基本情况。随后,由两位主讲嘉宾分别带来旅游地理学的主题讲座。

张环宙教授的讲座从大运河的价值关照、浙东大运河、浙东唐诗之路三部分切入,用案例形式生动讲述了大运河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同时,讲座展现了浙东运河的河道现状及其至今仍发挥着的重要航运、水利功能;最后,讲座以诗与远方的融合阐释了浙东唐诗之路上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的创意和路径,让听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尤其是对浙江的大运河遗产治理实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高静副教授从深入剖析欧洲文化线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经验入手,结合我国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呈现了文化线路遗产蕴涵的巨大“精神力”和“生产力”价值,并提出了“精神力亦是生产力”的观点。讲座以对文化线路遗产如何通过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精神力’转化为‘生产力’,并反哺‘精神力’”这一良性循环问题的讨论结束,鼓励和启发听众进一步探究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

讲座结束后,朱光良副理事长对本次地理大讲堂进行了总结和致谢,讲座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热烈的掌声中划上了圆满句号。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余名师生线下参加了本次活动,另有5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Bilibili站直播线上参加。

为充分发挥浙江省地理学会学术资源优势、活跃学会学术气氛、扩大学会影响力,传播地理学者探索自然奥秘、昭示人文精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风采,浙江省地理学会决定自年起设立“浙江地理大讲堂”。浙江地理大讲堂是浙江省地理学会为知名学者与业内同行及社会公众搭建的“线下+线上”互动式交流平台,特别邀请地理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分享地理科学最经典的学术观点、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有影响的应用研究。

文字

高静

图片

朱光良路璐张郑良

编辑

董王统季程涛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地理大讲堂第三期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