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第二章第一节
TUhjnbcbe - 2024/2/27 12:17:00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一般来说,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多呈V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叫做河漫滩。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关于裁弯取直和牛轭湖教材只是作为阅读,但是考试也是会考的。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会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个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以上是关于流水侵蚀地貌的内容。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河流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

这些都属于流水堆积地貌。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各方面带来严重危害。

泥石流避灾示意:1、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2、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3、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4、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第二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