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多方面来看,我们地缘环境现状是什么样的
TUhjnbcbe - 2023/8/27 21:34:00

一个国家的地缘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国家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等基本要素。

地缘*治经济基础稳固

总体来看,无论是从国土疆域、人口,还是从国家经济实力来看,中国都已属于发展中经济大国,*治经济基础稳固,具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社会影响力。

首先,中国地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具备面积大、维度广、临海临边促进贸易发展的经济区位、接壤国家多、隔海相望国家多的*治区位等地缘特点。

从世界国家分布来看,欧亚大陆地缘重心为俄罗斯、北美洲为美国、太平洋重心为澳大利亚,东亚地区重心则在中国;

其次,中国在人口总量上占绝对优势,14亿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印度居第二位,人口总量为13.6亿,美国为3.3亿;

再次,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贡献比重在不断增加,年中国GDP超过99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仅次于美国。

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也是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稳固提升,有利于提高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推动构建更为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维护世界经济大局稳定。

中国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既有辽阔的内陆腹地,又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领海,处于陆海势力之间,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

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隔海与7个国家相望,并带有多处与多国边界交叉共存的特点,陆地边界长度达2万多公里。

当前,中国陆上引进原油的主要通道为哈萨克斯坦至中国原油运输通道,以及俄罗斯至中国原油运输通道,两条原油输送通道分别从中国西北和东北向中国输送原油;

中国南部则引入中缅原油管道,原油进口运输路径可避开马六甲海峡,在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市马德岛码头上岸进口;

海上则是借助中国东部及南部沿海通道,通过海上油轮运输中东、非洲、美洲等区域的原油,经海路运送至中国沿海口岸;中国原油进口的四大通道是提供原油进口的主要表现路径。

此外,在中国*阿拉山口口岸、东北满洲里口岸通过铁路运输进行原油贸易,也是海运和管道运输外的另一种补充形式。

油气资源开发不足,国内原油生产能力有限

从全球石油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石油资源储量并不算丰富,中国石油储量占全球储量的1.5%,排名世界第11名,远低于中东和南北美国家。

从本国地域分布上看,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以陆上为主,约占总储量74%,主要集中于松辽、渤海湾、四川、塔里木、准葛尔、鄂尔多斯、吐哈、柴达木等8个盆地,占陆上石油储量的80%;海上石油储量集中在渤海,*海,东海与南海北部的大陆架。

由于勘探投资不足、开采技术瓶颈、老油田已进入开采中后期,生产水平逐年降低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

因此,中国的石油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相比于不断快速增长的石油消费,使得石油自给能力与石油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来看,中国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达到峰值,尽管近年来不断引导扩大国内新油田投产及技术升级,短期内国内石油产量有所升,但时间不会过于长久。

位于地缘*治核心区域,地缘风险长期存在

亚太地区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洋,而且人口稠密,自然资源丰富,相较于大西洋地区更具备成为世界地缘*治中心的物质条件。

21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权力重心地位受到动摇,再加上亚太主要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世界范围的权力转移,亚太逐渐成为全球地缘*治的中心,中国所处的地缘风险不断加大。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崛起,区域性经济合作往来越来越密切。

地缘经济促进区域能源合作

能源安全涉及一个国家的*治、经济、*事和外交战略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们一直采取着“走出去、多元化”的积极的能源外交*策。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2%以上,天然气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1%以上。

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的油气产能巨大,供应能力远远高于需求水平,因而具有较好的油气发展和出口潜力,将是补充中国未来能源巨大需求缺口最主要的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多方面来看,我们地缘环境现状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