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谈天堂说地理丨住进德寿宫时赵构到底在
TUhjnbcbe - 2023/8/22 22:05:00
北京最大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12.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谢晔策划张彧特约撰稿人周华诚协调吴佳妮胡金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很多故事的原点都在我们的身边。一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蕴含着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底蕴和气度。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历史的讲述者、城市的观察者。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重磅推出《谈“天堂”说地理》栏目,请来文化名家、文脉守护者、遗产传承人等,一起为杭州拾遗,全方位讲好这座人间天堂的文化地理故事。 

离德寿宫遗址东面几步路的地方,有个断河头小区。住这一片的老人家都知道,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东河在这里断了头”。

东河,在南宋时叫菜市河,全长4.1公里。菜市河起自新门外,北经章家桥、菜市桥、坝子水门流入泛洋湖,再往北,在德胜桥与京杭运河合流。

为什么东河会在这里断了头?

——因为要建这座德寿宫。

《西湖游览志》称:“(菜市河)又曰东运河,其源本通保安水门,自宋筑德寿宫而湮之,故称断河头也。其水过斗富桥、春熙桥、淳祐桥、横河桥、庆春桥、坝子桥,出艮山水门。”

西牌楼社区断河头小区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为配合德寿宫的扩建,东河的南端填平了。

同年六月,宋高宗住进德寿宫安度晚年。

一条河经历过的远方都成了记忆,所有的跌宕起伏都成了过往,如今在这里波澜不兴、宁静缓和。

同样的,在德寿宫,宋高宗在这里中止了他的半生流离与辉煌。他胸中激荡过的远大抱负,被无限期地搁下。此刻,他开始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高宗赋闲在德寿宫的日子大约有25年,那恐怕是他一生当中最为快乐的漫长时光。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他在德寿宫“淡泊为心,颐养神志”。种花养草,游湖看景;习书酿酒,听曲看戏。日子过得悠游自在。与此同时,他也并没有完全放手对*事的把控。继任的孝宗对他很孝敬,他也时常插手南内的大事决策。

这几乎是两全之策:既安享了太上皇的太平,又依然能左右国之大事。在德寿宫,高宗享受了25年悠闲的退养生活,直到81岁那一年告别人世。

谁能真正走进这个男人的灵*,读懂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官家的内心?

“行在”,指的是“朝廷临时待的地方”,并非真正的国都。范成大在《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里曾写道:“住在行都四十年,曾见归舟似公否。”《续资治通鉴》中的“宋纪”里记载:“夜,行在临安府火。”

然而,从绍兴八年()高宗宣布临安府为“行在所”,到宋恭帝德祐二年()二月临安城被元*占领,临安成为事实上的南宋都城,长达年。

山河破碎的赵宋王朝流离失所之中,仓皇奔逃的赵构把行在定在了临安,这是历史对杭州的选择。也正是在杭州,南宋朝廷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赵构在这里修建明堂、太庙,准许富户们经营宅邸、置办产业,他也释放了一个信号:“朕不想走了,诸位就在此安居乐业吧!”

南宋朝廷以临安为行都,使杭州的城市性质与等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杭州由此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南宋统治者对临安城的建设,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持续的发展,到南宋后期(13世纪中叶),临安人口达到万~万,此时,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只有10万人口。

重华宫正殿

时至今日,杭州仍有一处地名叫“留下”,据说就是当年宋高宗南渡后经过西溪,准备建都于此,后到凤凰山,把大内皇宫建在凤凰山上,乃留下了一句话:“西溪且留下。”

这大概率是一种附会与传说,但是“留下”这个地名流传至今,仍可作为高宗当年定都杭州的一种历史记忆吧。

高宗在位35年,他初到杭州之时,条件可谓十分艰苦。南宋建炎三年()闰八月,高宗自建康到临安,以州治为行宫。

当时州治房屋不多,六宫住下之后,必然感觉十分逼仄。高宗不觉得太狭小,只是觉得太潮湿。

《咸淳临安志》记载,“绍兴元年()十一月,诏守臣措置,修内司乞造三百间,诏减二百。”临安府行宫规格远比北宋汴京要低,甚至有些简陋寒酸。“绍兴初,高宗自越复还临安,命有司裁为行宫,百楹而已。盖上日所御殿,茅屋才三楹。”《三朝北盟会编》云:“车驾幸临安府,是时百司官府皆草创,往往草舍。”而且尽量去除华丽的装饰,只以实用为第一要求,“余考艺祖宫中止用赤白为饰,仁宗命栏精撒去朱绿之采。建炎间,高宗至杭,命内臣杨公弼、徐康国创行宫,务使简约,去华饰,遵祖制也”。

绍兴九年()开始修建慈宁殿,用了将近10个月。

此时的大内,依然比较粗疏简陋,但其南宫北寝的布局已经确立,皇上、皇后、皇太后寝殿完成规划建设。

重华宫正殿复原陈设展区

绍兴十一年(),第二次宋金议和达成,更大规模的宫殿建设由此铺陈开来。绍兴十二年(),南宋皇城修建了垂拱殿和崇*殿两座大殿。

如果说高宗初期对皇宫的硬件要求是简约实用、务必朴素的话,到高宗退休后修筑“北大内”德寿宫时,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变得极尽奢侈。

凿大池,续竹筑数里,引湖水注之。其上叠石为山,像飞来峰,有堂名冷泉,楼名聚远。又分四地,为四时游览之所。

这座德寿宫的面积近17万平方米,而当时的南内差不多是50万平方米,北内占地达到了南内的三分之一。

南内的两座大殿,并不宏伟,材料尺寸也很一般。北内的德寿宫同样修建了两座大殿。其主殿称为德寿殿,在后苑修建的聚远楼,是德寿宫后苑里最宏伟的建筑;宫里还有许多亭台楼阁,奇花异草。

德寿宫的这座后苑园林,是当时临安城园林的集大成者,有大龙池、万岁山,前者比拟西湖,后者比拟飞来峰。山峰之间流水潺潺,池面还有华舟游荡。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许只有在住进了德寿宫后,赵构才真正找到了一种心安的感觉。

而现在的德寿宫,每一处角落,每一个细节,都在邀请人们的注视与阅读。

因为每一次这样的注视与阅读,都是一次时光的穿越,更是一次对美的追寻。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天堂说地理丨住进德寿宫时赵构到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