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打造与之相匹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成为中国科技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在“开放科学”的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日前,《地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接受光明网专访。
刘昌明
《地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地理学科发展
《地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于年作为中国地理学会会刊创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地学期刊之一。88年来,《地理学报》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高地理科学水平”的办刊宗旨,发表了著名的“胡焕庸线”,以及“自然区划”“农业区划”“主体生态功能区划”等研究论文,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为我国地理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是中国地理资源领域期刊集群的龙头老大。
谈及期刊建设,刘昌明院士介绍,《地理学报》特别跟踪学科发展三大前沿科学研究发现与研究成果:全球变化等国际科学研究热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研究专项、中科院先导计划等产出的引领性科研成果,如“泛第三极”科学研究、数字地球、流域环境调控与演变机理、美丽中国、黑土粮仓等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新方法、新观点、热点区域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同时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