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继小说诗之后,诗刊又推出地理诗
TUhjnbcbe - 2023/6/24 21:20:00

年《诗刊》第9期“新潮”栏目,以“三江合流,怀抱锦绣并递来清澈凉风”为题,发表了草树的7首诗,外加一篇创作谈《小议地理诗》。这是继年《诗刊》的第7期“每月诗星”栏目发表了肖水“小说诗”之后,又推出的一个诗歌流派。

图片来源于《诗刊》

是的,诗坛真是“百花齐放”啊。梨花体、羊羔体、平安经、屎尿体……诗坛似乎一直热闹不断。现在,诗坛不讲什么“体”了,而改成“某某诗”。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以后还会有纪实诗、报告诗、自然诗、生物诗,甚至物理诗、数学诗?

想想都激动,到了那时,我们的诗坛何止是百花齐放?那简直就是千花齐放、万花齐放嘛!我们重新夺回“诗歌国度”美誉,应该为时不远了。在这个过程中,《诗刊》可谓是功不可没的,不愧是“中央级诗歌刊物”。

诗人草树(图片来源于网络)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来看看诗吧。《诗刊》所发草树的第一首诗,是如下所示的《长沙城》。诗名“长沙城”,显然是与地理有关的了。草树这首诗,还真算是不错的了。那地理诗到底有啥特点呢?或者说,地理诗和其他诗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图片来源于《诗刊》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看看草树的《小议地理诗》了。“山水行吟诗的写作风险在于容易陷入个人化审美的沉溺”(这个陷入沉溺有点别扭啊),“从而忽略地理诗的真正价值:诗的大地性。”这应该看得出来,地理诗的真正价值就是“大地性”。

图片来源于《诗刊》

那我们再回过头去找找《长沙城》的“大地性”在哪里?诗里确实有“风物、人文以及历史”,难道这就是“大地性”的体现?那以后写诗,是不是把那个地方的风物、人文及历史都写进去,就是一首地理诗了?这倒也不难嘛!

而且,大家熟知的山水诗,也不仅限于山水,也有地方风物、人文及历史,也不都是“陷入个人化审美的沉溺”。因此,这个“地理诗”与其他诗的区别不太明显。也就是说,地理诗的“大地性”表现得并不突出。

诗人草树(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的诗人们,总是急着去划分流派,或者说总是想给诗或诗人贴个标签。诗人有什么打工诗人、快递诗人、脑瘫诗人、钻工诗人、农民诗人等等,诗歌则有什么小说诗、地理诗、工业诗、动物诗、环保诗等等。

其实,诗人们没有必要自己急着贴标签。各种诗歌的流派,其实都是后来人根据诗歌特点而总结出来的。所以,诗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怎么让自己的诗被人接受,从而流传开来流传下去。如果诗歌不能流传,你再贴什么标签都只是贴了个寂寞,转眼就被遗忘了。

诗人草树(图片来源于网络)

诗坛的百花齐放,也不是靠有多少什么诗人或什么诗来体现的,还是要看诗歌作品的流传程度。如果诗作流传不开,你再有多少什么诗都没用,只能是自个儿在那里热闹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继小说诗之后,诗刊又推出地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