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双减”落地,“减负”从校内到校外得到全面管控,特别是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培训,更是把中小学生从“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没了辅导机构,各地教育部门只须严格落实校内“减负”措施就可能真正将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近日,上海教委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要求中小学严格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措施,规范课程教学工作,给学生减负,实施素质教育等。上海此次为校内减负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力度之大,可谓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月考
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中学期中只考语、数、外,其它科目期末再考。
小学一学年仅允许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还把英语踢出去了,这在全国当属首例。这样一来,小学英语学习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孩子们也能从繁重的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
中学取消联考,月考,一学年仅举行两次考试,少了频繁考试的压力,孩子们的心理也会轻松一些。而且期末虽然会考道法、历史、地理,但都是采用开卷形式,而物理、化学、生物则加强动手实验能力考查,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没有必要靠重复训练来提高分数了,学习压力相对要小一点。
二、上海此次校内减负,重点体现在课时安排上。
如下图所示,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因识字任务大,书写有难度,每周9课时,三至五年级每周6课时;
数学一年级每周3课时,二三年级每周4课时,四五年级每周5课时;
英语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三年级每周4课时,四五年级每周5课时。
另外,自然,道法、音乐、美术每周都有2课时左右的安排,专题教育和探究型课程也每周安排了一课时,保证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最重要的是体育,一至五年级每周都是5课时,兴趣活动(含体育活动)又格外拓展了2-4课时,可以“快乐活动日”的形式集中进行;除此之外,每天一课时35分钟,每天要还安排广播操、眼保健操时间约35分钟。为了保证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委还特意严格要求不得挤占体育和健身课时和体育活动时间。
从上海小学生各学科及活动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确实在减少语、数、外等主科课时教育,力求做到了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不像有些偏远农村小学因教师缺乏只能上语数外。
如果大家觉得小学课时安排令人羡慕,那么中学课时和学科及活动安排会怎样呢?
很多地方,小学搞素质教育,到了中学,因为有中考的压力,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谈,而此次上海的学科课时安排依然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下图所示:
6-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大多都是每周4课时,只有数学九年级每周加一课时;
其次道法六七年级每周一课时,八九年级每周2课时;
物理八年级开始学,八九年级每周2课时,化学九年级开始学,每周2课时。
音乐、美术、科学、地理、生命科学、历史、艺术、劳动技术、信息科技等,都在适合的年级开课。
而唯独体育与健身课,5-9年级,每周保证3课时,其地位仅次于语、数、外。
说实话,看到上海初中这样的课时安排,我羡慕得不得了,与我所在地的初中课时安排相比较,因小徐老师所在地经济发展相对贫困,音、体、美、艺术等专业教师极其缺编,即使课表上安排了这类课,也没有专业老师来上,大多数情况下会被主科老师占用。语、数每周课时,即使不算早、晚自习,每周都能达到8课时以上,体育挺多每周一课时,还经常被占用。理、化和道法、历史的课时也远高于上海。
总之,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开展素质教育依然有难度,一方面体现在师资欠缺上,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理念落后上。而上海中学生从课时安排上切实保证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保证了孩子们体育锻炼时间,这真是惹人羡慕。
大家对于上海年中小学各学科的课时安排,有何看法,跟您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课时安排有何不同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