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偷东西:轻判?重判?
《新闻1+1》2012年3月19日完成台本 故宫里偷东西:轻判?重判?(节目导视)解说:9件展品6件追回,3件仍下落不明,今天故宫展品被盗案一审第二次开庭。工作人员:一九八三年十月七日出生,现年28岁。解说:被告人究竟是预谋犯罪还是临时起意?被盗展品究竟值多少钱?盗窃故宫是否就罪加一等?媒体、公众疑问猜测,法庭之上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审判长:被告人石柏魁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解说:身高不到1米6,体重不到100斤,一个小偷怎样成为 故宫大盗 ?石柏魁:把玻璃踹碎了,我把边上的玻璃渣子给它弄下来,我就跳进去了。解说:检方提出司法建议,故宫表态以此为戒,让全国人民放心。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所有的工作、所有的发展应该更透明、更眼光。解说:《新闻1+1》今日关注:故宫里偷东西:判轻了?还是判重了?评论员*: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有人说在去年有三个单位是最被人们关注的:铁道部、红十字会,还有故宫。铁道部是因为动车事故;红十字会是因为郭美美;故宫那可就不是一件事了,比如说文物的损坏,还有错字等等,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引起大家关注是故宫的展品被小偷给顺走了,让大家大为惊讶。那么今天上午这个小偷被一审判决了,判了13年。我们先来看看他偷了什么东西呢?他偷的不是故宫里头的文物,是故宫里头多少带有一点商业特性展览里的9件展品。我们首先看这6件,这6件是找回来的,看着好像挺值钱。然后还有3件是没找回来,到现在都没找回来。你说看着挺值钱,但是有关部门拒绝来给它界定价值,因此有很多人就开始去探讨到底这一个小偷今天的一审判决是判轻还是判重了呢?我们来看一个调查,认为太轻了550票,占到了45.4%;认为太重了占37.4%,453票;而认为比较合理的是占17.2%是少数派。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由于所站的位置和理解的不同,要么认为判轻了,要么认为判重了占的人是最多的,而认为合理的相对较少。您会觉得他是判轻了还是判重了呢,我想还是先到庭审的现场去感受一下。审判长:判决如下:被告人石柏魁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判剥夺*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3000元。解说:备受关注的 5 8 故宫展品被盗案今天早上一审落槌。13年的铁窗生涯和上万元的罚款对于只有28岁的石柏魁来说,也许已经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根据《北京》的报道,虽然《刑法》已经取消了盗窃罪死刑的判决,但是不知情的石柏魁在庭审前曾一度向自己的辩护律师*长勇表示:自己很担心被判死刑。只有小学文化,身高不到1米6,体重仅有80多斤,媒体大都在这样描述着被告人石柏魁:,但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青年在2011年5月8日进入故宫盗取了9件展品。故宫,盗窃,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案件让他获得了 故宫大盗 的称号,而对于为何想到盗窃故宫内的展品,被抓后的石柏魁曾对媒体有过这样的表述。石柏魁:在上看到故宫的东西就想到这个(偷窃)的念头。字幕提示:2月17日一审开庭画面解说:然而在一个月前的第一次庭审时,石柏魁却当庭翻供,否认了自己之前蓄谋盗窃的供述,称自己是临时起意。于是盗窃故宫的石柏魁究竟是预谋犯罪还是临时起意成为了二次开庭中媒体、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样的焦点问题还有两个。字幕提示:被盗展品究竟值多少钱?辩护人:在我手里拿到保险公司所出具的保险单据就一张,就一张,这一张上是总额的保险,也就是一共是一千九百多万,并没有明细的保险,而明细是两依藏博物馆出的,就是我自己来说明我的展品值多少钱,这样的证据有力吗,肯定是不行嘛。解说:评审现场公诉人指控石柏魁盗窃的9件物品经核实香港两依藏博物馆投保金额共计41万元,其中有3件至今未能找回,这3件丢失的被盗物品投保金额共计15万元,对于公诉方的这一观点,辩护人不予认可。字幕提示:盗窃故宫是否罪加一等?辩护人:法律并规定盗故宫就要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我所看到的关于审理盗窃案就八种情形,外加数额达到巨大,就这两个标尺,缺一不可。第二,石柏魁完全不符合这八种情形。这八种情形并没有提到说你在故宫里,我要加重你的惩罚。解说:法庭上公诉人指控被告人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博物院内实施盗窃,并多次盗窃,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对此辩护人便称: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盗窃故宫和盗窃其他人家的院子没什么区别。控辩双方在媒体的聚焦下激烈争论,最终结果是被告人石柏魁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审判长:本院认为:被告人石柏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盗窃展品。情节特别严重,又系多次盗窃,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鉴于石柏魁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具有坦白情节,依法对其予以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