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肾炎的调节
肾炎,有急性、慢性之分。得此病之成人、赤子,不管调节或预后,不同均较大。
赤子之急性肾炎,略加调节,常可未几向愈。题目在慢性肾炎,因赤子肾脏娇脆,常因服药致病,如磺胺剂等,此类则难治。若因外感成病者,非不成治,其肾脏虽有伤害,然赤子希望昌隆,稍事襄理,可随成长发育而痊愈。
治此病,可仅用玉米须(玉米须甘平无*,利尿退肿,益肾)一味,日用60克(干)洗净煎水服,连服六月,即能全愈,累试累验。惟须注明者,此系慢性病,非长久不中止地服药,则难望收功。因此,应有方有守,则可浸突变而突变,亦即量变到量变之理。然有些家长,关于孩童之病,调节稍久则不能维持,都会养息前提又好,自认失效,迂回延医,杂药乱投,效安素来?故应强调维持用药,最佳一次备齐晒干之玉米须12千克。兹列数案于后。
赵某之子十岁,患慢性肾炎,连服玉米须半年全愈。
余亲戚之女,八岁,患肾炎。其父为西医,故用西药调节,年余不效。后遵嘱继续服用玉米须半年而愈。现已十八岁,未见复发。
李某之子,十二岁,来诊,入室径伏案上,两眼滞板。其母诉儿患慢性肾炎三年,因尿*症住xx病院三月,前后服用西药、八味地*丸,不效。余诊视之,论曰:赤子无七情六郁,相火未动,非阳虚证,乃六味地*证。(后代有人谓八味地*丸系六味地*丸加桂附,讹也)。八味地*丸出自《金匮》,多为末年服用之品:六味地*丸则是擅治赤子病名医钱乙由八味地*丸化裁而得。遂成六味地*丸。连服正月,诸证十去八九。用玉米须调补一年而愈。于今已二十余岁,亦未复发。看来辨证施治,“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成年之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转来。在急性期时略加调节,即称“已愈”,本来未愈。一仲春后宿恙悉现,或因伤风而屡次。因成人希望远逊于少儿,七情六郁颇多,加之劳顿、房事、伤风等等,故痊愈者少。有人以为根柢不成复原,据我多年临床观看,病程在五年以内者尚属可治。病程较长之慢性肾炎,若治养适宜,可拉长命命,以至达一二十年之久。在此期间,病情时轻时重,然终不免寿折短命。倘已有尿*症,治之更难。急性尿*症可治愈;慢性尿*症现很难治愈。但在肾功用未达萎缩之极,治又适宜,有迟延一二年以上者。此症何故治之更难?因在慢性期时,医之尚难愈,若久延失治,尿*症全愈深厚,岂易治愈。
慢性肾炎的调节,应依据其进展之不同阶段,投予响应药剂。在刚由急性转为慢性之初,利水为主,用胃苓汤加枳壳、*参。
中期者,治以扶正利水。宜控制脏腑之阴阳底细,辨证论治。正常说来,肾炎先肿脸部(与心脏病先肿下肢、肝强硬以腹水显著为主不同),病位不过肺、脾、肾三脏。
由外感而致,病在上焦,胃阳不振用苓桂术甘汤。
病在中焦以腹之脐周肿胀为显著(即大腹肿),乃脾湿,用实脾饮。
病不才焦,下焦肿甚,肾阳退步,用济生肾气丸,倘肾阴不够为主,可用六味地*丸,肾阳不够为主,亦可用桂附地*丸。
肾变期,水肿显著,卵白质亦重。在其早期,可用粤省通用之治肾炎方:云苓18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白芍9克、法夏9克、厚朴7.5克、枳壳7.5克、陈皮1.5克、甘草1克,可退肿,消尿卵白。后期尿卵白继续在2+到3+,用防己*芪汤(《金匮》方)有用,但*芪不该小于30克,且应维持用药半年以上,阳虚可加附子。
我曾用是方治愈的一例,调节的头两个月,证减不著,守原方叠进,再仲春而愈。收效关键,仍在守方,守方当中须留心观看病之意向,以音讯方药。守方者,有意不在医家,而在病家,医者须与患者明言其理。我之次女,于他地患肾炎,水肿、卵白尿,来函详叙诸证,令服济生肾气丸(做汤剂),连进四十四剂未效,来函相告,求改方,审其证,嘱原方继服,又进三剂,效验大显,积量变至量变了,看来守方之紧急!
末期者,显阳虚证(可有发热,是虚热),用罗止园之治肿胀方:山药18克、白术土炒24克、茯苓皮18克、生姜皮12克、猪苓9克、炮附片9克、苡仁米12克、*参18克、炙芪18克、白蔻仁15克、桂圆肉12克、怀牛膝12克、生姜3克、大枣3枚擘。
此方大温,水属阴邪,虽见发热似阳,实为阴证,非温药,水弗能化。另拟简方可用,*芪30克,人参30克(单煎兑服,一料可用三日),用芪补六腑之阳,以参滋五脏之阴,保表里之气。
肾盂肾炎,较肾炎易治。调节中仍应以中医理论为指点,因人、因时、因地、因脏腑、因表里、寒热、底细之不同,临证衡量,无一方百应者,故不成泥于一方、一法。斯病习染而至,尤以女性尿道短,罹患此疾为多,不易根治为其特性。用抗菌素犹如好了,实则未愈,动辄即复犯。前已言及,药必借人体浩气而疗疾。抗菌素与苦寒药如同,易伤脾胃;压制细菌,同时也压制人体之生理性能,胁制肾阳,故药力无所依,而失其效。
病院副院长,女性,患肾盂肾炎,初用抗菌素有用,但耽搁年余,复发愈频,他医又曾投清热解*之剂,未中病机。求诊于我,诊其脉六部皆弱。嘱爆发时用猪苓汤原方,停止期用金匮肾气丸,如遇外感,停用此药,继续服用半年(同时苏息)。三月后来告,虽有复发,然停止拉长,至半年后再不复发,今已数载!
END
转载自《岳美中医学文集》,版权归原做家一共。本文由华夏中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