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奶夫人墓
遵义长奶夫人,名叫杜凤鸣,传说其哺乳小孩,直接将奶搭于肩上给背上的小孩喂奶,世称长奶夫人。传说,长奶夫人有一次在田间干农活,因干旱长久,见一长须老翁晕倒在地,杜夫人便直接用奶水救活老者。救活后,老翁扶袖升空而去。此老翁其实是太白金星下凡。从此故事可见长奶夫人是一位仁慈善良之妇女。又传说,某年大热天,一人干活回家途中,在现长奶夫人墓地休息并熟睡,梦见一老者向其打招呼“此乃长奶夫人地,请你离开”。此事便在当时流传开了,后长奶夫人果得其地。其实行善者必得善终,并福及子孙,长奶夫人即是。
三阁公园
其夫名叫唐一元,字再春,号象明,先祖为江西梧州人。朝廷委派唐一元在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为官。明代崇祯十七年,张献忠作乱攻破重庆府(清时重庆设府),唐一元便携家在遵义洗马滩一带居住。自唐一元、杜凤鸣葬在湘江边后(今遵义三阁公园),其后裔代代为官,富甲一方,贵显长达两三百年。民国年间,地方有流传“高家的谷子,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其实是指长奶夫人后人为官之多。遵义地方流传谚语“要想唐家不做官,除非干断洗马滩”。长奶夫人后裔,从知县到巡府,代代出高官。特别是唐炯,官至太子少保。遵义“湘川”唐氏一脉,在贵州是明清一大官宦之家。
碑文记录了唐氏后裔的详细情况
长奶夫人、唐一元夫妇墓葬在遵义湘江边,其后人以先祖来历取“湘川唐氏”。这里的“湘川”(有人说是湘指遵义湘江,以湘代遵义;川指四川)代指何地,是何种来历,我们不去考究。但看唐一元、杜凤鸣合葬墓,其葬地选址、立向分金、收砂纳水之法确实值得地理后学研究。
后人修碑,中间文字为后人修碑时拓原碑
碑记为:“寄孝一片石:康熙三十年壬申岁仲春月十七日丁酉寒食节镌父讳一元原名再春字象明万历丁巳岁十月初三辰时生于重庆府涪州北门外錧驿前清爱坊享年六十有四於康熙庚申岁十月初九日巳时在本府北门外水井湾本宅告终即以望日庚午寅时安厝会川衙东之天险金星穴卯龙辛向丁卯丁酉分金母姓杜讳凤鸣天启癸亥岁十一月十四日子时生於叙州府隆昌县趟阳乡一图一甲下马铺太冲口享年六十有九汝男掣选衡酃(注:ling,县名)迎署就养於康熙庚午年十月三十日戌时卒于署中辛未秋七月扶衬归里於十月廿七戊申子时合葬父右龙分金同遵义县学子科举人初任湖广衡州府酃县事男唐廉妇黄氏率孙義伯義仲義叔義季女唐氏外孙戴琦戴珂戴碧戴珙”。上面应是原碑文,现碑于年清明拓印。
穴下仰照图。墓前第一块碑为原碑
通过碑记,长奶夫人逝于其子唐廉为官的酃(注:ling,县名)县衙署中,后由唐廉扶柩至遵义,与夫唐一元合葬。此墓原碑为长奶夫人之子唐廉(遵义县学子科举人)、女婿戴?(安州癸酉科进士)所立。
通过墓记可知,此墓为卯龙入首,穴立乙山辛向,丁卯丁酉分金。
此地在遵义市三阁公园内
此地为名墓名穴,学习研究的地方还较多。此穴之龙脉,还有待考究,远祖因城市建设无法堪察,但其穴星、父母、近祖还是可以查实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学习。
一是,此地为清初民间地理常用的净阴净阳法选赴立向的地理作品:卯龙入首,穴立辛向,阴龙阴向。
二是,此地为清初民间流行的以丙丁庚辛旺相分金法下罗经的地理作品:穴立辛向,丁卯丁酉分金。
三是通过实地测量,此穴为右水倒左,出坤申(很多人认为是水出辛戌)。现今考察者多以《地理五诀向向发微》十二水口论其吉凶(《地理五诀向向发微》断语:”乙山辛向、辰山戌向,右水倒左出坤申方,系木局正养向,名贵人禄馬上御街,丁财大旺,功名显达,发福绵远,忠孝贤良,男女寿高,房房皆发,三门尤盛,并发女秀,地理中最吉向之一。“)。这是以《地理五诀》一书套用此地的数据分析。
四是穴之左右现石脉。辨识龙石是一个地理术者的基本功。不过这个墓地,来龙早已被城市建设损坏,也无法查找了。此地龙石一拖至穴场,龙气之旺之足可想而知。
长奶夫人墓为清时净阴净阳法地理术者所选址,认为其来龙来脉、来水去水等均为合局。
综合评价:时人多认为长奶夫人墓是一个经典的地理学成功案例。非也。选址定穴之法可称为经典,小阳金结穴。但其立向法则错误,是一个失败的地理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