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冷就打仗塞北,漠北和漠南,中国九大地理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


  塞,往往指战略要塞,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要塞,防什么?自然是边患,来自塞北的边患。


  因此,塞北就是长城以北,也叫做塞外。塞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塞北很大,囊括了漠南和漠北,也就是浩瀚沙漠之南北,漠南大概相当于十七世之后的内蒙古中部。


  漠北则从浩瀚沙漠一直到贝加尔湖。


  塞北跟王朝本部看起来只是隔着万里长城,但是地理气候和人文风貌完全不同,这是一片极寒之地,大漠风沙大,雨水少,以至于往往只能长草。


  但凡能耕种的地方,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就是宝地,就好办得多。


  对于可以开垦的地方,中国古代王朝向来的做法就是,移民,开垦,屯田,收税。


  有了军粮供应,防卫就主动得多,如果没有军粮补给,往往只能玩闪电战,出奇兵。


  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唐朝的李靖,前者攻灭匈奴,后者荡平突厥,用的都是奇兵,用奇兵穿插,直捣王庭,好在匈奴突厥本身也没有多少人,否则就更难搞了。


  这个地方,由于雨水少,水分和地力都不够,却偏偏又能长草,有草就可以养牛养羊,游牧逐水草而居,自然会占领这片区域。


  匈奴走了有突厥,突厥走了有女真,契丹,蒙古等等,一波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口迁移,这些都只是现象,其背后本质是塞北的地理气候,这大概率决定了土地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除了八世纪吐蕃兴起和十九世纪之后,海洋征服者诸国外,中国历史上百分之九十的边患都是在塞北。

全球气候暖和的时候,大家基本相安无事,当草原气候变得恶劣,游牧民族就会全民皆兵,到中原放羊,他们就像草原上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游牧民族大举入侵的时候,就是气候史上的小冰河时期。


  这跟罗马帝国的命运有点类似,但是罗马帝国缺乏我们的体量和弹性。


  漠北狭义上是指塞北之北,包括今天的外蒙古和贝加尔湖,这里是游牧战争的策源地,哈拉和林是匈奴单于王庭所在,后来成为蒙古帝国早期首都。


  随着时代的演进,骑兵退出历史舞台,这里早已经不是边患之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