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何时有了大型地图的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地理学起源很早。相传夏朝大禹铸造过九鼎,鼎上各有不同地区的山川、草木和禽兽图。到西周时,周公营建成周,即洛阳,曾把洛邑的地图献给成王。战国时荆轲刺秦王,就是假装献地图,“图穷而匕首见”。汉代地图已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三幅用帛制的地图,即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水道大部分接近于今天的地图。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后,社会相对稳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方面都需要更准确详细的全国地图,秦汉以来数学、天文学、测量学的发展,也为绘制准确详细的地图创造了条件。这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裴秀,他绘制了历史地图《禹贡地域图》、晋地图《地形方丈图》,又总结了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绘制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裴秀(-),字季彦,生于今属山西的河东闻喜,出身世代官宦家庭。祖父裴茂做过东汉的尚书令,父亲裴潜做过魏的尚书令,裴秀自己也任西晋的尚书令。祖孙三代当宰相,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裴秀从小聪明好学,八岁能作文章,十岁时由于表现突出,被人称为“后进领袖”。他先在曹爽手下做官,后投靠了司马氏集团。虽任高官,仕途并不顺当。有人攻击他假公济私,有人说他强占官田,晋武帝虽一再为他开脱,但迫于舆论,后来只好把他调任官位虽高却无实权的司空。司空的职责是掌管各地道路和国家的地图、户籍、工程等。这反而使他有了接触更多的地理和地图知识的机会,他决心绘制新的《禹贡地域图》。裴秀在参照《禹贡》中所记,经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帮助下终于制成了《禹贡地域图》。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地图。裴秀把这本地图集献给晋武帝,被当作重要文献珍藏起来。裴秀还在提出了著名的“制图六体”分别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和迁直。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直到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绘有经纬线的地图在中国传播以前,一直被我国地图绘制者遵循着。裴秀还绘制了一幅《地形方丈图》,这是简缩的晋地图。过去有人绘制过一幅《天下大图》,用维八十匹,阅读、携带、保存都不方便。裴秀运用“制图六体”的方法,把它缩绘成《地形方丈图》,标明名山、大川、城镇、乡村,大大地方便了阅览,这图流传了好几百年。可惜《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今都已不存。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在世界地图史上有重要地位。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并不过誉。裴秀在四十八岁那年,不慎服食“寒食散”致死,人人都感到非常可惜。裴秀为我国古代地图学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我过历史的故事欢迎和小编留言分享